";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

五招遠離電信詐騙

時間:2022/4/2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作者:任偉帥
  隨著短視頻等自媒體平臺的快速發展,電信詐騙與短視頻平臺融合的趨勢也在不斷增強。詐騙分子通過公開平臺、評論留言等方式竊取客戶公開信息,復制用戶短視頻平臺作品、賬戶信息實施詐騙,成為近年來電信詐騙的新手段,一旦放松警惕,將會造成巨大所失。
  
  案件回顧
  
  不法分子利用短視頻平臺賬號詐騙粉絲好友
  
  2022年1月11日,客戶黃某電話咨詢M網點是否正常營業,著急給朋友匯款。工作人員詢問后得知,黃某的朋友陳某定居國外,近期通過短視頻平臺私信功能聯系其表示這兩天要購買回國機票,但因身份證過期無法使用銀行卡,賬戶處于外匯飽和狀態,無法購買機票,故而通過短視頻平臺私信功能向好友黃某借款4.96萬元,并指導黃某添加詐騙分子微信和QQ進行轉賬。因黃某銀行卡活期可用余額不足,客戶遂致電M網點詢問疫情期間是否營業,可否通過柜面轉賬匯款。
  
  值班人員接到客戶咨詢電話后,察覺客戶反映的情況極為可疑,一是轉賬金額較大,客戶僅通過短視頻平臺私信無法與對方視頻確認交易真實性,且接打對方電話時,對方以身在國外,由于政策限制,視頻、語音通話在該地區暫時不能使用為由拒絕接聽。二是客戶提供截圖顯示外匯賬戶飽和狀態,不符合外匯基本常識。隨即M網點工作人員將可疑情況報送網點主管R。主管R再次電話聯系客戶,表示根據客戶反饋的情況,該筆交易非?梢,提醒客戶聯系好友親人核實交易真實性情況,最終,客戶聯系到好友兒子X某核實情況,黃某核實后發現不法分子提供的短視頻平臺賬號并非陳某本人的賬號,并未向其借款。經溝通了解,發現此類情況為不法分子利用短視頻平臺進行電信詐騙的一種新型網絡詐騙方式。最終該電信詐騙被成功堵截,同時,黃某對M支行的提醒和幫助表示感謝。
  
  案情分析
  
  緊跟頂流熱度,鎖定老年客群,精準實施詐騙
  
  不法分子緊跟消費者生活軌跡,利用當下熱度最高的短視頻平臺實施詐騙,客戶受眾廣、活躍度高。不法分子利用短視頻平臺等網絡微視頻平臺,竊取客戶短視頻平臺頭像、照片、作品等,偽裝成受害者本人使用的賬戶,隱蔽性、欺騙性強,詐騙成功率較高。
  
  不法分子鎖定常年定居國外的中老年客戶,喜歡在短視頻平臺使用自己的頭像和真實姓名注冊短視頻平臺賬戶,并經常更新作品,與粉絲好友進行互動。該類人群經濟基礎較好,對于電信詐騙警惕性較弱,詐騙活動較容易實施。
  
  不法分子通過評論留言竊取受害者與短視頻平臺好友在評論中公開發表的姓名、居住地、家庭信息、QQ號碼等個人信息,關注受害者粉絲賬號進行點贊互動并添加QQ好友,讓受害者誤以為偽裝賬號即是本人使用的賬號,使客戶心理防線松懈,從而實施詐騙。
  
  不法分子以身在國外,存在時差,身份證過期無法使用銀行卡,外匯政策管制,無法購買機票或者轉賬匯款等為由,向多名受害者借款、轉賬,實施電信詐騙,裝作無法進行視頻電話、語音聊天,偽造匯款記錄、購買機票記錄,利用好友同情心及慌亂緊張的情緒下可能無法認真識別信息內容的心理,騙取受害者信任,誘導受害者向不法分子提供的指定賬戶轉賬實施電信詐騙。
  
  風險警示
  
  保護個人隱私,遠離電信詐騙
  
  短視頻平臺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日常生活帶來便利,另一方面又為不法分子實施犯罪開放更多渠道。一般應如何防范?我們要了解保障個人隱私信息的幾個基本常識:
  
  一是提高警惕,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切勿因為卡不離身,就忽視了對個人身份、銀行卡卡號、交易密碼、動態驗證碼、手機號等信息的保護。尤其是短視頻平臺等第三方公開互動平臺,切莫因為不直接涉及資金,就忽視了個人信息保護,忽略了潛在的電信詐騙風險。本案例中詐騙實施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客戶在公開平臺發布個人真實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二是涉及資金,多方核實確保真實。無論電信詐騙如何偽裝,其最本質的特征是騙取客戶信任,詐騙受害者資金。一旦涉及借款、購物退款,物流退款等資金業務,消費者需提高十二分警惕,可通過電話、視頻、語音或者聯系家人核實真實資金需求,確保本人操作,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蛻羧绨l現賬戶存在異常,可通過正規途徑,如客服電話、網點咨詢等方式進行核實確認,提高警覺,防范風險,避免資金損失。本案例中,受害者在銀行工作人員提醒下,聯系好友兒子進行電話核實,最終避免了資金損失。
  
  三是及時報案,避免損失繼續擴大。發生類似事件,消費者應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保持與當地公安部門的溝通反饋,避免不法分子繼續作案。
  
  消費提示  防騙五招
  
  如何遠離電信詐騙?筆者特向消費者提示以下防騙五招:
  
  防騙第一招:借款信息莫輕信
  
  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接到陌生來電時,一定要提高警惕或掛斷電話。接到家人出現意外、電商客服要求退款、再轉賬,收到法院的傳票及電話時,不要驚慌著急,要與銀行、家人、朋友取得聯系并確認,必要時撥打110報警電話及銀行工作人員電話求助。
  
  防騙第二招:轉賬操作不盲目
  
  凡是自稱緊急借款、公檢法要求匯款的、要求匯款到“安全賬戶”的、要求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在電話中索要個人和銀行卡信息的、要求在陌生網站(網址)錄入銀行卡賬號、密碼等敏感信息的,均是詐騙。
  
  防騙第三招:對方信息細甄別
  
  仔細甄別淘寶、短視頻平臺、咸魚、電信運營商、銀行、電商網址的真偽。特別要注意客服號碼發送的內容,必要時建議撥打相應客服電話以取得短信內容的確認,尤其是當手機收到電子渠道需要升級的短信時,建議撥打銀行或者商家官方電話進行核實,看是否需要升級。
  
  防騙第四招:謹慎保管防泄密
  
  客戶務必要謹慎保管好個人身份信息、銀行卡卡號、交易密碼、照片、地址、電話等關鍵信息,防止信息泄露。最重要的是保護好短信動態驗證碼信息,這是與個人身份、銀行卡密碼同等重要的信息,請一定要看清動態驗證碼提示的內容。不要隨意點擊釣魚網址泄露任何信息,不要下載非官方網站的應用軟件,注意保護手機安全和賬戶安全。
  
  防騙第五招:多學多看勤交流
  
  多了解電信詐騙及網絡詐騙的手法和內容,多與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探討防詐騙的方法,當接到任何陌生人來電講述與錢有關的事情時,請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眼睛雪亮,靈活應變。
  
 。ㄗ髡邌挝唬航煌ㄣy行陜西省分行城南支行)
【新疆保險網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讀者參考,產生風險自擔,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