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

做有溫度的金融

時間:2022/9/9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作者:孫兆東
  金融的主要作用在于優化社會的資源配置,金融配置資源應是有溫度的,只有這樣,才能在經濟周期中感受到金融的溫度。金融的有溫度是指金融人面對社會資源配置的需求時,不應僅以逐利和套利為目標,而更應有思想、有情懷、有社會責任感,要站在建設更強經濟和美好世界的初心角度,做出具有人性和人類情感的表達,所以要求金融人要做有溫度的金融。
  
  進一步講,金融的溫度不僅在于維系人類自身的價值和保護自身的生產能力,而且也包括對人類生產的關愛和建設。因為只有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健康可持續,才有我們人類經濟生態的可持續,也才能有我們的金融生態的可持續。所以說,金融人要真正懂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簡言之,金融業從業者要做有溫度的金融,就是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忘記金融的初心使命。
  
  做有溫度的金融,金融業從業者應追求“但愿蒼生俱飽暖”。其實,在人類經濟社會中,金融擔負著重要責任,金融人應堅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正如托爾斯泰所言,“一個人極目遠望,結果卻在自己的腳下找到所要尋求的東西”。做有溫度的金融,金融就是要時時刻刻看得見人民,走進人民,感人民之所感,急人民之所急,厚植為民情懷,這既是新時代的要求,更是歷史賦予金融人的新金融使命。
  
  做有溫度的金融,如同人類生活在大自然,如果大自然溫度高于40℃,將出現森林大火等;如大自然溫度低于零下40℃,將出現極寒、行路難、生產生活艱難等情況。經濟生活也是如此,時下人類正經歷著新冠肺炎疫情。此時,更需要金融的溫度來溫暖“世界”。
  
  實際上,自2019年以來,我國政府為應對疫情影響,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時至今日,這些政策舉措對我國經濟平穩發展和保障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發揮金融業、金融機構和金融人的力量,筆者認為,我們應該繼續彰顯金融的溫度。
  
  我們看到,時下如房地產行業的“保交樓”、人民銀行及銀行機構的“保匯率”,特別是商業銀行主動建立的商業銀行主辦銀行制度,負擔起了主辦銀行的“保企業”“保項目”的金融作用,更起到了雪中送炭、保暖過冬的保溫作用;仡櫲蚪鹑谑,我們依稀記得,無論是德國的“全能銀行制度”還是日本“主辦銀行制度”的建立,都是經歷了經濟重大波動而采取的金融措施,事實上這些舉措對保護經濟生態和金融生態起到了重要作用,待經濟好轉和企業復工復產后,這些制度都得以延續至今。商業銀行主辦銀行制度等也成為鞏固銀企合作關系的重要紐帶。
  
  歷史經驗和當下問題困難的解決再次告訴我們:金融要有溫度。事實上,目前商業銀行大力推動和提倡的普惠金融,在提升金融的溫度;綠色信貸其實也是從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更大的視野帶來金融的溫度;商業銀行信貸的減費讓利等都表明了銀行的金融溫度;日前,2000億元“保交樓”全國性紓困基金的成立,又讓我們感受到金融的溫度。
  
  總之,做有溫度的金融,將是我國新金融的主要特征,也將是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梢韵嘈,我們的金融業、金融機構、金融企業,乃至金融從業者,有了做有溫度的金融這樣的新金融新理念,并努力付諸實踐。那么,我國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會在有溫度的金融鼎力支持下夢想成真。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做有溫度的金融。
  
 。ㄗ髡呦到洕鷮W者、建行研修中心(研究院)課程設計管理中心主任)
【新疆保險網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讀者參考,產生風險自擔,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